如果想捐骨髓和献血有不同吗

如果想捐骨髓和献血有不同吗

献血分为一般分为全血和成分血(血小板、白细胞),所谓捐骨髓就是。提取干细胞和成分血相近。

造血干细胞顾名思义是造血的,血小板主要是用来止血的。

血小板广泛存在于血液内,而正常情况下血液里没有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过去,提取干细胞是在腿骨上钻孔,取出骨髓,取得干细胞。现百科在是通过*物,把干细胞调到血液中。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捐献血小板可以用同一种设备,通过血液分离的方式取得,耗材不同。

分离血小板大约耗时一小时左右,分离干细胞耗时是血小板的数倍时间。 一般人说的捐骨髓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只是抽取十毫升血样,提取血液资料存入中华骨髓库,等待配型后再捐献,绝大多数人一生没有配上型的希望,真正能够捐献的是少之又少。献血,只要你适龄、身体健康,随时可以捐献。

献血和献骨髓性质一样吗?对身体都有好处吗?

献血的情况,应该有很多人清楚,毕竟献血的人比献骨髓的人多得多。献骨髓有两种方式:**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通常会有一些“不安分”的造血干细胞从骨髓中“逃跑”出来,为了能够成功移植,就需要给捐献者注射一种*物,使更多的造血干细胞游离出来,再通过分离机从捐献者的血液中分离出来;整个捐献过程将分两次进行。

由于注射了*物,会有不少人觉得不适,严重的甚至像患感冒一样浑身疼痛,一般休息三至五天即可恢复。第二种,手术抽取骨髓。医生通过动手术从捐献者身上某块骨头(据说是盆骨)上抽取一定量的骨髓细胞以备移植。由于开刀动手术,所以需要休息大约半个月。

说起来,似乎捐献造血干细胞对健康没有影响,尽管捐献过程会给捐献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但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说明捐献骨髓对人体有多大的影响。无论如何,在捐献前,医生或有关组织会告知其风险;而一旦确定要捐献骨髓,就不要轻易作罢,因为,一旦接受移植的患者开始化疗,意味着他/她体内的骨髓细胞将被全部被杀*,再也没有任何造血功能;而他/她的生命,将完全依靠捐献者献出的造血干细胞,依靠这些干细胞在骨髓腔中生根,重建新的造血骨髓。

人体有多少血液?有多少骨髓?这些在人体有什么用?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但除红细胞外,其它血细胞数量很少,常忽略不计。每个人体内的血液量,是根据各人的体重来决定的。

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或相当于每公斤体重70-80ML,其中血浆量为40-50ML。

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400-500万个红血球,4000-11000个白血球,15-40万个血小板。另外,同样体重的人,瘦者比肥胖人的血量稍多一点,男人比女人的血量要多一些。失血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失血发生的速度,失血很快时,如发生在几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失去全身血量的1/3就会致命;失血速度慢时,如几天,几周或更长时间,失去全身血量的2/3可能也只引起乏力和虚弱,甚至没有症状。

骨髓与血细胞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一般来说,我们人身体有三个部位生产和储存造血干细胞,**个部位是骨髓,骨髓贮存着人体大部分的造血干细胞,这部分造血干细胞,我们叫它骨髓造血干细胞。还有一部分是外周血(就是骨髓之外的周围静脉血),也就是在说血管里面还有少量的造血干细胞,我们叫它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第三就是在新生儿脐带血里有大量、丰富的造血干细胞,我们叫它脐血干细胞。

所以说,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的范围更大,除骨髓移植外,造血干细胞移植还包括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在我们提倡用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来进行采集。